昭蘇縣喀夏加爾鎮概況
一、地理位置
喀夏加爾鎮位于昭蘇縣城以南33公里,平均海拔高度1756米。東與薩爾闊布鄉毗鄰,西與喀拉蘇鄉接壤,南靠阿克牙孜溝,北與洪納海鄉、昭蘇鎮相隔。
二、沿革、區劃
喀夏加爾鎮1984年從薩爾闊布鄉分離單獨建鄉,設立喀夏加爾鄉黨委和喀夏加爾鄉人民政府,鄉黨委下轄15個黨支部,鄉政府轄村民委員會9個。2003年4月9日行政村和平為5個行政村。2013年10月29日,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昭蘇縣喀夏加爾鄉撤鄉建鎮,其行政駐地隸屬關系不變。
三、民族
喀夏加爾鎮全鎮有哈薩克族、漢族、回族、維吾爾族、東鄉族等民族。全鎮共有5個行政村,其中3個農業村、2個牧業村,其中4個農牧業村在鎮政府駐地集中居住;全鎮有中小學校2所,幼兒園2所,衛生院1所。
四、地理環境
喀夏加爾鄉南部為天山主脈,山勢雄偉,寬厚高峻,是阻擋南疆塔克拉馬干沙漠熱氣流的天然屏障,是一個南、西、北三面高、而東部略低的盆地,盆地最低處海拔1323米,與南部天山峰6769米相比相差5446米;因此,土壤、氣候和生物呈垂直分布明顯,現有同條件的地域性分布,為農、牧、林三業用地的合理布局發揮優勢,提供了較好的條件。氣候,喀夏加爾鄉屬大陸溫帶性氣候,年平均溫度2.5℃,最冷(一月)平均溫度-34℃,最熱(七月)平均氣溫24℃,降水量550毫米,無霜期90天,平均風力2—3級,最大風力7級。最大凍土深度為115毫米,積雪期為10月4日至來年5月5日。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。其特點是冬長夏短,沒有明顯的四季之分,只有冷暖之別。春秋濕潤、寒冷、多霧,盛夏多雷、多雨、多冰雹。年平均溫度2.9℃,年極端最高溫度33.5℃,最低溫度-32℃。全年無霜期平均為98天。年均降雨量達511.8毫米,為全疆之冠。降水空間分布特點是東部多于西部,山區多于盆地。水蒸發量大,年均為1261.6毫米。年平均日照總數為2699小時,全年太陽總輻射能為1364卡/平方厘米。
五、資源物產
1、土地資源。喀夏加爾鎮行政區域總面積407平方公里,耕地7.6萬畝、草場29萬畝,其中夏草場10萬畝(山地草場)、春秋草場8萬畝、仲夏草場4.4萬畝、冬草場6.6萬畝。
2、礦業資源。喀夏加爾鄉礦產資源較為豐富,目前已查明的主要礦產有銅、鐵、錳、鉛鋅等,不僅儲量大,而且品位高,有一定的開發價值。
3、野生動物。喀夏加爾鄉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有鹿、野山羊、野豬、狐貍、旱獺、水獺、狗熊等。
3、水利資源。在鄉境內的主要河流有特克斯河、阿克亞孜河等,水系發達,水資源豐富,其中特克斯河年平均總徑流量為267.50立方米/秒,年徑流量為84.412億方,最小徑流量26立方米/秒;阿克牙孜河年平均總徑流量為55.4立方米/秒,年徑流量為17.470億方,最小徑流量11.45立方米/秒。目前水量還不能全部發揮其效益。
4、動植物資源。全鎮農作物耕地面積共有76582畝,其中?小麥、25290畝,畝產量380公斤,總產量9534噸,青稞、200畝,畝產量280公斤,總產量56噸,油菜、50577畝,畝產量130公斤,總產量6575噸,食葵、215畝,畝產量180公斤,總產量39噸,紫香素、500畝,畝產量1500公斤,總產量750噸;全鎮牲畜總頭只數54267、其中牛:6717頭、馬:2540匹、羊:45010只、家禽:3650只。。
5、旅游資源。旅游資源豐富,截至目前我鎮旅游點數1個,農牧家樂22家,接待人次6152人次,旅游收入487萬元。
關聯稿件: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